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媒体聚焦

医生的十八般“兵器”

发布时间:2025-08-20 09:20来源:点击量:

  刘周对临床涂片染色标本进行显微镜阅片镜检。 (受访者供图)


显微镜:微观探真凶,精准断病因

在临床医疗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微生物检验技师是冲锋在前的“侦察兵”,在微观世界中寻找引发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每天要检验各种标本、培养菌株,从中找出病原菌,这将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循证依据。”对安徽省胸科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师刘周而言,虽然不直面患者,却手握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情报”。

面对繁重的“侦察”任务,显微镜堪称其最得力的“武器”之一。借助显微镜,不仅能清晰直观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大小、形状等形态特性,还能明确其染色特性,这为精准锁定“真凶”大大缩小了范围。他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例解释说:“若菌株呈现细长弯曲的形态,且结核病疑似患者的痰、胸水、脑脊液等标本涂片显示为红色,即提示抗酸阳性,这便为‘疑似结核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初步判断依据。”

“十多年前,固体培养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周期约为2个月。”刘周感慨道,如今的液体培养法,通常10~15天就能拿到菌株,大大地缩短了病原学确证周期,为临床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刘周深知,每一张检验单都关乎患者的命运走向,因此只有极致谨慎、反复核实,才能扛起这一纸报告承载的使命。“接收样本报告后先核验患者信息与报告质量,为合格样本编号并录入实验室系统……最后生成的报告要经过初审、复审、整合镜检、培养、药敏等多项结果,再审核签发。”他一边细数每一道严苛环节,一边对记者分享道:“前几天接收了一例肺部有异常阴影的患者的临床标本,通过检验,在肺部组织里检测到真菌的菌丝——相较于起初推测可能为肺癌的这一严重后果,诊断出来的最终结果让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从一线检验师到团队负责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岗位中,刘周始终秉持“明察秋毫”的责任担当,用精准诊断的专业技能,当好疾病的“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