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科研动态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05-12-05 17:15来源:点击量: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分析
安徽省肺科医院  李东方
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耐多药结核病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两种以上的药物,或同时耐五种主要抗结核药H、R、Z、E、S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耐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规划的重大障碍。耐多药结核病常常因为治疗费用昂贵、药物的副反应多以及疗效不满意,使医师很头痛,患者很无奈。临床治疗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合理、高效、低毒的治理方案成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收治的10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选例标准:(1)复治菌阳患者,痰标本经改良罗氏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证实均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并显示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2)年龄15-65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均为复治失败的病例;(3)胸片均显示肺部有病变,伴有或无空洞;(4)非孕妇或哺乳者,非吸毒、药瘾者;(5)近3个月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者;(6)无肝、肾、心功能异常及糖尿病史者,无电解质紊乱者。
2.入选病例及分组情况: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共有108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平均年龄43.2岁,有7人因药物不良反应、8人因经济拮据终止治疗,实际完成疗程共有93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1例。病程最长的有24年,病程最短的2年。患者耐药种类以利福平、异烟肼为多,占48.7%。完成疗程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7例。两组资料有可比性,统计学上差别无显著性(P>0.05)。
3.选用药物、剂量及用法:见表1。
表1    化疗药物、剂量及用法
药 名                剂  量                       用        法
利福喷汀(L)          0.15g/粒             0.45-0.60g,每周服两次
 
异烟肼对氨   
基水杨酸钠(Pa)       0.1g/片               0.30g,每日服3次
 
吡嗪酰胺(Z)          0.25g/片             0.50g,每日服用3次
 
乙胺丁醇(E)          0.25g/片             0.75g,每日服用1次
 
左氧氟沙星(LV)      0.20g/片或水针剂     0.20g,每日服用或静滴2次
 
丙硫异烟胺(Pt)       0.10g/片              0.20g,每日服用3次
 
 
化疗方案:治疗组为3LVPaL2ZPt/18LVPaL2Pt;对照组为3PaL2ZEPt/18PaL2EPt。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加用护肝药物。
4.观察项目:(1)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痰涂片3次,痰培养加药敏试验1次。疗程中每月复查痰涂片3次至疗程结束。在痰涂片阴性月作痰结核菌培养加药敏试验1次。疗程结束时均作一次痰结核菌培养。(2)X线检查:治疗前、强化期结束各摄全胸片1张(必要时加侧位片或胸部CT片),巩固期每半年摄片1次(有情况随时摄片)。(3)生化检查:治疗前及治疗中每月检查1次血沉、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必要时随时复查。(4)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按时记录用药情况、及时记录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处理情况。
5.疗效评定标准:(1)细菌学:痰涂片阴性或痰菌量减少为好转。痰菌阴转率以连续2个月痰菌转阴并不再复阳为阴转。(2)X线改变:评定方法依照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肺结核化学疗法》中有关规定。
6.统计学处理:各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
结    果
一、细菌学方面
1.痰涂片:治疗组46例患者,强化期结束有24例患者阴转,阴转率52.1%,疗程结束时累计有35例患者阴转,阴转率76.1%;对照组的强化期结束有12例患者阴转,阴转率为25.5%,疗程结束时累计有24例患者阴转,阴转率为51.1%。两组的阴转率(X2=7.30)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痰培养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培养仍呈阳性19.6%(9/46),对照组38.3%(18/47),两组(X2=3.96)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二、X线检查方面
1.病灶变化情况
治疗组的病灶显著吸收率为50%(23/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8%(14/47),两组(X2=3.9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病灶恶化者。
2.空洞闭合(包括空洞缩小)情况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空洞者37例,23例空洞闭合,空洞闭合率62%;对照组有空洞者36例,14例闭合,空洞闭合率39%,两组(X2=3.9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三、药物不良反应方面
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26.1%(12/46),对照组19.1%(9/47)。主要有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肝、肾功能损害大多数为一般性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肌酐升高等,经对症处理后大多数患者均有好转,能坚持完成全疗程。两组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受损、恶心、纳差),对症治疗无法纠正,被迫停用。两组(X2=0.6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含左氧氟沙星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患者的耐受性好。
讨    论
异烟肼和利福平是当今最重要的抗结核药物,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极大的影响了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在治疗中选用利福喷丁和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是因为据国内外报道,利福喷丁体外抗结核活性是利福平的2倍,且消退半衰期较利福平长4~5倍,对耐利福平的部分病例仍能获得一定疗效。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不但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少,不易耐药,与其它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耐异烟肼或对氨基水杨酸钠的患者仍然有效。
左氧氟沙星是广谱抗菌药物,选择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方案,是因为左氧氟沙星对结核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它抑制细菌DNA旋转酶A亚单位,从而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达到抗菌作用。有资料表明左氧氟沙星与其它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左氧氟沙星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药物之一。本组资料显示出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中国防痨协会2002年试行的《耐多药结结核病化学治疗意见》,我们采用了至少3种二线药物及其他可能敏感药物组成多药联用,总疗程21个月,与国内外报道推荐方案相符,取得较好的疗效:痰菌阴转率76.1%,肺部病灶显著吸收率50%,空洞闭合率62%,明显优于对照组。
据报告,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的失败率显著高于敏杆菌感染的结核病数的十倍。耐药菌感染的结核病程长,病灶广泛,多伴有空洞形成,在治疗上困难大,而且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对健康人群威胁大,导致更多的原发菌株的传播。因此,选择药物,制定合理、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成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的含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方案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在观察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