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党建动态

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红色教育

发布时间:2016-08-05 16:22来源:点击量:


迎着七月的骄阳,携着庆祝建党95周年的喜悦,安徽省胸科医院(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检验科一行十多名党员踏上了庐山红色教育之旅。重游革命圣地、倾听革命事迹、领悟革命精神,在“庐山会议旧址”前,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们共同回顾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捍卫主权、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我们一行的党员同志们全身心的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习和收获颇丰。置身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怀抱里,我们有幸领略到这座集“教育、文化、宗教、政治”四大成于一体的雄浑气势:陡峭、险峻与俊秀、通幽相趣,挺拔、伟岸与婀娜、恬静妙联。

“跃上葱茏四百旋”,经过396个山麓弯道,一条云铺雾绕的路,沿着庐山的伟岸身躯,逶迤曲折,通往云雾深处的掷笔峰下,一幢布局严谨对称,气氛庄严肃穆的建筑,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伫立于“庐山会议”旧址前,令我们肃然起敬。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仰望着金色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庐山会议旧址”十六个大字,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在这里,有曾经的沧桑、曾经的较量,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

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鄱口海拔1286米,站在含鄱口,面向东方,可极目千里,一览鄱阳湖的风貌。左及五老峰,右观大汉阳峰,大气磅礴,足有力吞吴越的气概,不愧是庐山登高远眺的极佳之处。

如滴、秋如醉、如玉”,庐山就是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此山、世人赞美此山。都说“匡庐山水秀天下”,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一诗同庐山瀑布齐名,千古长流,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领略庐山的风光,看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间绿树红花,眼前云雾迷蒙,仿佛走进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之中。行至芦林湖,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的谷地。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可见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党旗下,我们重读党章;会议旧址前,我们郑重宣誓。我们一路感受着革命先辈走过的光辉历程,也领会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通过此次的教育实践,我们学习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要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认识到要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让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与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今后工作中把这一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以患者和医院的发展为中心,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真抓实干,争取做到检验科每一名党员都是先锋模范,为院所的建设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