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动态

我院完成省内首例肺静脉支架植入术

发布时间:2025-03-07 15:48来源:点击量:

3月6日,我院成功完成省内首例肺静脉重度狭窄球囊扩张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该手术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医院在复杂呼吸及心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也为纤维性纵隔炎等罕见并发症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希望。

罕见病例:结核后遗症引发严重心肺危机

患者张先生既往曾接受肺结核正规治疗后停药,近期因胸闷,发现右侧胸腔积液,行多次引流均未能治愈,拟“顽固性胸腔积液”就诊我院。经全面排查,结核科团队排除结核复发及肿瘤可能,转入放射介入科拟进一步治疗。

针对张先生的复杂病情,放射介入科与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结核科多学科会诊讨论,经过全面评估,诊断为“纤维性纵隔炎,右肺中叶肺静脉重度狭窄(近闭塞),继发肺动脉高压” ,决定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肺静脉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成形术。

1:右侧胸腔积液; CT图像显示:右肺中叶不张、右肺中叶肺静脉重度狭窄近闭塞

技术突破:多学科联手“疏堵通路

心血管内科乔青主任团队率先攻坚,凭借丰富经验一针成功完成房间隔穿刺,为后续操作打通关键路径;放射介入介入王彬团队凭借丰富的肺血管介入诊疗经验,行肺动脉、肺静脉造影,精准锁定病变血管—右肺中叶肺静脉重度狭窄、近心端近闭塞;  采用球囊扩张成型术逐级扩张狭窄血管后,植入支架一枚,彻底重建肺静脉血流通道。

2:肺动脉造影:部分肺动脉分支纤细;肺动脉造影末期,上肺静脉纤细、中叶肺静脉回流差;超选择右肺中叶肺静脉造影:远端血管扩张明显,近心端重度狭窄近闭塞。

3:肺静脉球囊扩张,可见明显外压性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流通畅。

手术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压力由术前的68/32/42 mmHg降至支架植入术后35/22/29 mmHg 右肺中叶肺静脉远端平均压由29 mmHg降至16 mmHg 患者术后自觉胸闷症状显著缓解,胸腔积液得到有效控制

放射介入科王彬主任介绍,纤维性纵隔炎(fibrosing mediastinitis,FM)亦被称为硬化性纵隔炎或纵隔纤维化,其特征是纵隔内的炎症和进行性纤维化。增生的纤维组织累及相邻的纵隔内器官(血管(肺动脉、肺静脉和上腔静脉)、气道和食管),引起相应的器官出现狭窄从而引起相关临床症状。在亚洲,与肺结核相关的FM多见。

FM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疾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纵隔内浸润性肿块,导致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支气管、胸膜、食管等结构受累,引起相应部位狭窄,从而引起浆膜腔积液、肺实质和肺间质损害等。肺动脉高压是FM最常见的并发症,胸闷气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FM的胸腔积液量可以是少量,也可能出现难治性胸腔积液,如出现漏出液需考虑相关疾病。漏出液发病机制可能与肺静脉狭窄引起的静水压升高、继发于肺动脉高压的心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或低蛋白血症。本例患者张先生就属于肺静脉狭窄引起肺水压升高。

纤维性纵膈炎的药物治疗疗效有限,外科手术疗效不确定且风险高。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策略,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心肺同治守护患者健康之光

院始终秉承“专科强院、技术兴院”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在复杂心肺疾病领域持续突破。胸外科为国家重点专科,年开展胸外科手术约4000台次,心脏大血管外科为省卫健委重点引进人才团队,省级重点学科,开展各类复杂心血管外科手术;结核科、呼吸内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安徽省内复杂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上处于领先地步。此次安徽省首例肺静脉支架手术的成功开展,彰显了我院作为省级胸部疾病诊疗中心的担当与实力。

放射介入科常规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血管及非血管疾病综合诊疗及介入诊疗工作,擅长肺、肝、子宫、骨等实体肿瘤介入综合治疗,早期高危肺结节诊断与消融治疗,消化、气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支架植入。特别在肺血管介入诊疗上具有独到经验,年处理咯血患者约400人次,各类肺动脉疾病约100台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安徽省内率先且独家开展少见复杂疾病如“乳糜胸、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顽固性气胸及支气管胸膜瘘、肺动脉/肺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的介入诊疗工作。


供稿:放射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