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科室新闻

当前位置: 科室新闻

【致敬】只要有一线生机,当拼尽全力!争分夺秒的多学科协作将患者从死亡线上夺回……

发布时间:2018-04-02 08:36来源:点击量:

近日,在我院职工的朋友圈中,一则临床一线人员面对突发的危急患者,临危不惧,迅速而有效的多学科急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夺回的消息迅速传播。

作为医务人员,早已习惯了临床上的各种危急重症,也早已练就了面对死神绝不言弃的强大内心,但对于这样一个死亡率极高的突发大咳血患者成功抢救引发着同行们高度关注。



家住定远的未先生曾患有结核病。去年12月第一次出现咯血,在当地县医院止血对症、咯血渐止后,没再引起家里人足够重视。3月18日晚他突然再次出现咯血,量约200ml左右,家人送往县医院,县医院考虑病情重,止血效果不佳,夜间紧急转至我院呼吸一科救治。

 

“万一不继续咯血呢?风险大怎么办?”

入院后,未先生出现多次间断咯血,总量约230ml。医生考虑患者肺上空洞影,不排除大咯血可能,不断建议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介入栓塞术。

此时未先生身边只有女儿一人,呼吸科医生赶紧向她解释,病情可能不像他们自己想的这样简单,必须要通过完善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肺部病灶及出血责任血管情况,进行下一步治疗。

当影像中心CT室第一时间完成造影检查,在未先生的肺部见到了异常增粗扭曲的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体动脉,肺部再发咯血几率非常高,必须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万一不继续咯血呢?风险大怎么办?”未先生和女儿此时还抱着一丝希望,想回到病房观察。呼吸科医生和放射介入科医生看出女儿的犹豫和担心,不断强调此刻进行栓塞手术的重要性。就在这时,父亲病情出现恶化,速度让女儿始料不及。未先生大口咯出鲜红的血,20分钟内咯血量剧增到500ml。医生们能清楚地感受到未先生烦躁、恐惧的情绪。不能再等,立即将患者推至导管室,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以挽救患者生命。“嗒嗒嗒”时间分秒即逝,而病人生命危在旦夕。

 

病情跌宕起伏 五科室联手转危为安

未先生和女儿终于同意治疗,抢救刻不容缓!

因患者咯血量大,易发生血块堵塞气管、失血休克等危险,放射介入科医生一边紧急行动脉插管、嘱咐导管室医护立即在机器曝光情况下给予患者吸痰吸血,以确保气道通畅;同时,通过传声器与呼吸一科交流,请麻醉科、内镜诊疗中心紧急会诊,予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手术中气管镜下深部气道吸血,同时紧急备血防止失血休克。

短短几分钟,麻醉科、内镜中心立即赶到,此时已经顾不上穿上防辐射服,一头扎进导管室,在机器不停曝光、面临大量辐射的情况下,在床边迅速完成了气管插管;检验科迅速完成了配血工作、调配并提供足够的血浆,预防急性失血过多导致的失血性休克。

放射介入科医护紧急寻找并栓塞血管,导管室护士及技师、气管镜医护全程手术间守护,保障患者氧气供应、输血、输液扩容,气管镜下深部吸血以确保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这里是不容许出现意外的战场!术中患者咯血达到了惊人的2000多毫升,术中一过血氧掉到40%,意识一度丧失。

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5支主要血管栓塞,患者咯血停,而患者气管内血块出现凝结,无法用正常的气管镜吸出,又紧急调取冷冻仪,取出患者气管内的管状血块。慢慢地未先生的血氧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意识恢复,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测及护送下安返病房。

这次抢救中放射介入科、麻醉科、内镜诊疗中心、检验科、呼吸内科多学科齐心协力,每一步环环相扣,参与抢救的医生如行走钢丝之上,差一丝一毫,未先生都可能过不了这一关。

什么是大咯血?为何让人胆战心惊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实质出血,经口腔咳出。临床上24 小时出血量大于500 mL,或一次性出血量超过 300 mL,称为大咯血。大咯血容易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外周静脉不充盈,尿量减少,神智改变及血压下降等,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血凝块瘀阻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出现生命危险!

 

咯血时要注意:

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利于其情绪的稳定。咯血量少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患侧卧位。大咯血者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应绝对卧床,以咯血停止一周为宜。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将积血尽量轻轻咳出,不要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