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我院已顺利完成平台搭建、制度规范、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式迈入实质运行阶段。近日,我院成功接诊首批居家护理服务订单,标志着护理服务从院内走向家庭、从“以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实践路径全面展开。
本次服务的两位对象,分别是92岁高龄、因行动不便无法自行就诊的王老先生以及术后需按期换药、却因天气不便前往医院的赵女士。患者家属通过安徽省胸科医院微信公众号就医服务“优护到家”平台下单后,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护理部主任桑莹莹牵头,联合伤口造口组组长、SICU刘洋子护士长,PICC专科组组长、肿瘤一科王芳护士长,RICU汪海珠护士长,组成专项保障团队,共同完成订单审核评估,最终派出具备资质的上门护士按规范流程实施服务,全程确保服务安全与质量。
服务过程中,RICU护士王志强为王老先生顺利完成鼻胃管更换操作。考虑到王老先生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护理部在前期评估时,已特别邀请RICU朱鹏程医生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指导,操作全程安全可控。护理人员还耐心细致地向家属讲解鼻饲期间的护理要点、饮食调配方法及风险观察技巧。“现在再也不用舟车劳顿地折腾老人了,有专业护理团队上门服务,真的帮了我们一家大忙!”王老先生家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赵女士则因术后需要按期换药,恰逢雨天出行不便,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胸外二科唐梦诗、结核二科朱晓丽如约上门,为其完成伤口换药与愈合评估,并针对后续护理注意事项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服务回访中,赵女士反馈:“贴心又专业,没想到不用去医院也能享受到医院级的护理服务,心里特别踏实。”
患者的真实反馈,是对护理服务最有力的肯定。平台运行首批订单即实现“下单、评估、派单、服务、回访”全过程闭环,服务流畅、反馈积极,既展现了我院护理团队的专业实力与高效响应,更凸显了多学科护理骨干协同保障的重要价值。
安徽省胸科医院首批推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标准化项目涵盖基础护理、慢病管理、PICC与输液港维护、伤口造口护理等多个专科领域,致力于实现“院内同质、院外延伸”的优质护理供给体系。所有上门护士均通过系统培训与平台认证,服务过程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风险可控,患者满意度作为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机制。
护理服务的延伸,不仅拓宽了服务半径,更传递出贴近患者、服务群众的温度与关怀。安徽省胸科医院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流程、扩大覆盖、强化质控,扎实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各项工作,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安全、连续的护理服务。我们将始终秉持“仁爱仁术 至精至微”的院训理念,把技术做到严谨,把服务做得细致,用一份温暖、一份专业,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安心。
护理部主任桑莹莹表示:“作为一线护理管理者,我始终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上门操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上门,护士都肩负着专业与信任;每一项服务,背后都是团队的标准与坚持。我们希望让患者在家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操作,更是安心和关怀——这是我们护理人不变的初心与追求。”(供稿:护理部)
加入收藏


OA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