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2025年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以“智慧医疗赋能呼吸学科发展,科技创新推动诊疗能力提升”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呼吸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呼吸病学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大海教授受邀参会,并在大会上作题为《ICHP(免疫低下宿主肺炎)诊治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索》的专题发言,引发广泛关注。
赵大海副院长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ICHP这一临床难点问题的现存问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和未来体系建设。他结合多年来在疑难肺部疾病诊疗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以“遵循指南规范为前提、重视诊断前的免疫功能评估和探索以宿主为导向的治疗策略”为核心的能力提升路径,强调了“临床科研化和科研信息化”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发言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彰显了安徽呼吸学科在疑难重症诊疗领域的探索成效与学术影响力。
会议期间,赵大海副院长还率领我院参会代表深度参与了多项学术活动,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在支气管镜诊疗中的进展”专题论坛及疑难病例讨论环节。团队与国内顶尖专家就AI辅助支气管镜下早期肺癌识别、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应用、智能病理判读系统等创新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结合临床实践分享了安徽经验。在疑难病例研讨中,该院团队提出的鉴别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扎实的临床功底和协作攻关能力。
本次参会不仅是学术交流之旅,更是对标前沿、拓展视野的学习之行。赵大海副院长表示,智慧医疗是呼吸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快推进呼吸学科数字化转型,推动研究型呼吸内镜中心、疑难危重症救治、慢病管理等多领域的智慧化建设,助力实现诊疗能力同质化提升。
我院近年来持续加强呼吸学科建设,突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呼吸介入、肺部肿瘤、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病等方向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取得多项突破。此次在全国高水平学术平台发出“安徽声音”,既是对医院学科建设成效的肯定,也反映了安徽省在呼吸疾病防治领域的持续进步。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仁爱仁术、至精至微”的理念,紧跟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导向,深化智慧医疗与临床实践的融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健康安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供稿: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