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1日,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大海率专家团队一行,赴界首市开展为期两天的呼吸专科交流与技术推广活动。本次行程先后走访界首市中医院与界首市人民医院,通过座谈交流、专题分享、病区参观、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优质呼吸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能力,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千县工程”和“健康安徽”建设号召。
模式共享,协同共建——深入中医院共谋中西医结合呼吸病管理新路径
9月10日,团队首站抵达界首市中医院。交流座谈会上,赵大海副院长系统介绍了安徽省胸科医院呼吸病管理中心的先进模式和运行机制,强调多学科协作(MDT)和全程化管理在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核心作用。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唐飞主任作了题为《协同共建、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重点分享了以呼吸介入为代表的亚专科建设经验和技术特色以及合作共建的途径方向,引发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和深入讨论。
会后,在界首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乔的陪同下,专家团队实地参访了PCCM病区,就病区设置、诊疗流程、质量控制、文化愿景等方面进行现场交流。赵大海副院长指出,中西医在呼吸疾病防治中各具优势,未来应加强融合创新,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提升呼吸慢病管理水平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技术下沉,赋能基层——呼吸内镜适宜技术培训走进界首市人民医院
9月11日,活动重点聚焦于“百城万里行——内镜赋能基层”暨安徽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支气管镜适宜技术推广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在界首市人民医院举办,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呼吸内镜实操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安徽省胸科医院派出强大的呼吸内镜“医护麻”一体化团队,在赵大海院长的带领下,携手南京市胸科医院侯志波教授,共同为来自界首及周边地区的基层医护人员带来一场多模态、沉浸式的学术盛宴。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实际需求,涵盖支气管镜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路径、肺外周结节的诊断策略、恶性气道狭窄的介入处理等前沿实用课题,并专门设置了麻醉管理配合与护理质量控制等配套内容。
专家们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剖析、模拟操作和手把手带教等形式,将复杂的技术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员。现场学习气氛热烈,互动频繁。许多学员表示,这种“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的培训方式直观有效,解决了基层操作中的诸多困惑,对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信心大有裨益。
此次界首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交流,更是我院履行省级专科医院社会责任、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生动实践。赵大海副院长在活动中多次强调,提升基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包括肺癌、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通过输出管理模式、共享技术资源、培养人才队伍,有效加强了省、市、县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初步构建起一个上下贯通、技术同质、合作共赢的呼吸学科创新发展联盟雏形,为探索“省级医院-县级医院”协同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样本。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此类精准赋能、注重实效的交流活动应常态化、机制化地开展下去,不断将新技术、新理念输送到基层一线,共同织密基层呼吸疾病网络,真正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群众,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供稿: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