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胸科医院赴金寨县义诊活动已经结束,但有一个念头总在脑海中萦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所见所闻和自己对家乡那一方乡土的热爱。
我不想用华丽的文字来渲染医者的伟大,我只想用自己最朴实的情怀来触摸家乡那份地气,让大家更能关注农村医疗环境现状,给予基层医疗体系以关怀。
“穷”怕了的大山人
我出生在大别山深处一平常农村家庭,那时候农村就一个字“穷”,从我们那走出的人,往往都会有一种穷怕了的感觉,更别说对医疗环境和设施的奢望,那时候农村人生了病,更多的是选择求神拜佛,去医院看病除非是家景好些或者家里有读过书的人家,又或者是实在拜神求佛没有办法的危急重病人,医疗条件落后,家庭人口众多,普通生个小病,基本靠自身免疫力,现在总是感触,我们能长这么大,除了感谢,总觉得自我身上免疫力比别人强。
奔赴红色圣地——金寨
近乡情犹怯。我们这代从家乡出来的人,总觉得欠了家乡许多,也许是感念乡土的培育,也许是那份内心牵挂,也许自己是家乡祖祖辈辈培养的唯一一个大学生,太多太多的亏欠和感触深埋心底。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报恩之念。夙愿今成,真心感谢院所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院临床专家能够走进我的家乡——革命老区金寨县赠药义诊,帮助家乡父老诊病就医。

2017年10月20号,在医务科带领下,我们走近金寨县古碑镇卫生院,在去的路上,我兴奋地向各位专家宣传我们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我们家乡的特色、景色,更多的激动,一股脑的想让大家能够了解我们金寨的所有乡土文化、风景人情等等。

家乡还是那么朴素和热情,家乡父老听说省内医院专家来了,大家都纷纷赶来,向专家们询问自己身体状况,这头疼那脑热,这里不舒服那里有些疼通,而我们专家也非常耐心解释和诊查,这些声音的汇集,却如此悦耳动听,像一首美丽柔情的交响乐。

受医院住院医生邀请,我院专家又去了病房帮助住院病人诊疗,在乡镇卫生院大多数是留守老人,都是些老年慢性病,住院时间较长,很多都是呼吸心脏方面的慢性疾病,我院在这些老年慢性疾病治疗方面,都走在全省医疗水平前沿。

无论是在病房还是电梯里,还是门诊,乡亲们听说有省里面专家来,都纷纷拿着自己的病例来找专家看诊。

有个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微信群里看见我们医院专家来了,立马从家里专门跑过来请我们专家帮看看她的结核病情,满怀感激之情,那一刻作为胸科人感到特别自豪,同时感激这几年在马院长辛勤带领下,全院共同努力,院所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省内外知名度大幅度上升,学习氛围高涨。

平凡之处领悟不凡人生
这次义诊也给了我们与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了解到在基层的工作压力,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医护人员编制不齐,大病看不了,没有辅助检查,诊疗不确定等等因素,和内科医生聊天,说他们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病人,而医生只有三个,又要上夜班又要上白班,基本一上班都是24小时以上,病房上班基本就一个医生,遇到不确定的病情都无法与人商量,基层医生真的很辛苦,很多检查都要自己会做,很忙碌。真的没想到基层医院如此辛苦,我们一行人感触都很大,为基层医院的义务人员的坚持而感到自豪,同时为他们的太多的劳累而心疼。

最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留守老人、儿童的身心健康,关注基层医疗环境和基层医护人员,关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用爱心和现有自身条件投身新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中,让农民看好病,好看病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热烈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我将作为当代新青年,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