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我院再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是对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卫生健康行风社会监督专员聘任暨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新闻发布会内容的学习和传达,目的是为了推进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医改获得感。院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
院(所)党委书记、院长马冬春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卫健委陶仪声主任做的《建立健全“四监督一考核”常态化监管机制,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树立行业新风》报告。强调并指出,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全院职工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马院长并带领大家逐条学习了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66条,要求责任到人,没达到要求的限期整改。马院长要求全院医务工作者要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德正道,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此次会议,是我院落实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又一次重要会议,既是总结“回头看”,更是常态化梳理问题,补缺补差的重要手段。必将督促全院职工提高政治觉悟,切实规范各项医疗服务行为,最终将我院作风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向纵深推进。
努力实现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
在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以此为支撑推进诊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全流程,让患者全程感受到诚信友善、耐心细致、慰藉帮助、更有温度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我省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两少八更加”):
(一)看病少排队。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预约诊疗流程,扩大分时段精准预约,多措并举缩短挂号、就诊等排队等候时间。
(二)检查少跑腿。通过检查检验集中预约、诊间预约等为患者统筹安排各类检查,全面推行检查检验报告电子化,提供报告单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推动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诊断服务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三)急救更高效。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构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共享、无缝衔接机制,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高质量医疗救治。
(四)住院更省心。推行出入院“一体化”管理服务,成立入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检查检验等事项,在病区提供出院综合服务,实现医联体、医共体内顺畅双向转诊和接续医疗服务。
(五)诊疗更规范。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杜绝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做到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六)护理更周到。巩固完善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打造护工生活照护体系,为患者提供舒心方便的护理服务。
(七)配药更方便。推动医院门诊“智慧药房”建设,统一县域内药品供应目录,实行慢性病长处方,开展中药饮片代煎、药物配送、用药咨询等服务。
(八)结算更便捷。加强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实行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元化缴费模式,实现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和移动终端医疗费用结算。
(九)服务更体贴。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选择权及民族、宗教和风俗习惯,保护个人隐私。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在便民惠民服务基础上,延伸提供生活、法务、援助等支持服务。
(十)沟通更顺畅。完善医患沟通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投诉沟通中心,合理设置相应场所,通过多种途径提供集沟通、咨询、投诉、调解为一体的医患服务。

院(所)党委书记、院长马冬春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卫健委陶仪声主任做的《建立健全“四监督一考核”常态化监管机制,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树立行业新风》报告。强调并指出,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全院职工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将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马院长并带领大家逐条学习了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66条,要求责任到人,没达到要求的限期整改。马院长要求全院医务工作者要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德正道,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环境。
此次会议,是我院落实行风整治和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又一次重要会议,既是总结“回头看”,更是常态化梳理问题,补缺补差的重要手段。必将督促全院职工提高政治觉悟,切实规范各项医疗服务行为,最终将我院作风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向纵深推进。
努力实现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
在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以此为支撑推进诊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全流程,让患者全程感受到诚信友善、耐心细致、慰藉帮助、更有温度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我省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两少八更加”):
(一)看病少排队。科学建立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预约诊疗流程,扩大分时段精准预约,多措并举缩短挂号、就诊等排队等候时间。
(二)检查少跑腿。通过检查检验集中预约、诊间预约等为患者统筹安排各类检查,全面推行检查检验报告电子化,提供报告单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推动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诊断服务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三)急救更高效。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构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信息共享、无缝衔接机制,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高质量医疗救治。
(四)住院更省心。推行出入院“一体化”管理服务,成立入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检查检验等事项,在病区提供出院综合服务,实现医联体、医共体内顺畅双向转诊和接续医疗服务。
(五)诊疗更规范。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严格遵循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杜绝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做到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六)护理更周到。巩固完善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打造护工生活照护体系,为患者提供舒心方便的护理服务。
(七)配药更方便。推动医院门诊“智慧药房”建设,统一县域内药品供应目录,实行慢性病长处方,开展中药饮片代煎、药物配送、用药咨询等服务。
(八)结算更便捷。加强医保、商保、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实行就诊卡、医保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元化缴费模式,实现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和移动终端医疗费用结算。
(九)服务更体贴。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选择权及民族、宗教和风俗习惯,保护个人隐私。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在便民惠民服务基础上,延伸提供生活、法务、援助等支持服务。
(十)沟通更顺畅。完善医患沟通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设立投诉沟通中心,合理设置相应场所,通过多种途径提供集沟通、咨询、投诉、调解为一体的医患服务。
加强卫生健康行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持续深入。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患者视角”,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并强力推动落实,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