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动态

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希望——我省第一颗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正式免费赠服 ,半年内可为患者省下20万元药费

发布时间:2019-03-08 09:39来源:点击量:

我国作为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是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一些患者耐多药甚至广泛耐药,对目前所用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都产生耐药性,俗称超级耐药,以至于临床上对这部分患者无药可选、无药可治,经常称之为“传染性的癌症”。全世界对抗结核新药的研发近几十年一直没有突破,抗结核病的药物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进入临床应用的。日前,由国家主导的纳入“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的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免费送到我院第一位苦苦等待的耐多药患者手中,整个疗程不仅将为患者省去20万元高额药品费用,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惠及全省更多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贝达喹啉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进入中国的抗结核新药,已在全球个国家广泛使用,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研究数据,均显示出其卓越的杀灭结核杆菌的功效。为确保抗结核新药能够在具有相关资质和能力的医疗机构得到正确、合理、安全的使用,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预防新耐药的产生,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盖茨基金会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牵头开展新药使用和保护试点项目,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家试点医院实施,已纳入符合条件患者三百余例,初步建立并践行了新药规范使用、预防耐药产生的一系列机制和举措目前对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安徽省胸科医院有幸通过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的层层筛选和评估,成为了扩展项目第一批实施单位,也是我省首家试点医院,意味着安徽省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终于可以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

3月6日,在省胸科医院耐药结核病区(结核八科)医护人员的见证下,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正式被送到患者手中。也就是在这一天,标志着安徽省第一例服用“贝达喹啉”患者的产生。

期待新生 温情守望命运之门

杨真(化名)的微信名不花哨,两个字“新生”,似乎很贴合他的两个身份,一个四月大婴儿的父亲,一个是安徽省首位免费服用“贝达喹啉”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上午10点半左右,28岁的杨真在家人陪伴下,接过安徽省胸科医院刘刚副院长递过来的药片,第一次服下400mg贝达喹啉。杨真满头白发的父亲一大清早从巢湖赶来,就是为了亲眼看见儿子服下“救命药”的一刻。杨真的母亲没法赶来,因为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她的照顾。

去年八月,杨真的痰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为“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那时候妻子临盆在即,这个还沉浸在迎接新生儿喜悦中的小家庭被命运撞得天翻地覆。于是刚刚沉静在为人之父喜悦之中的准爸爸不得不接受隔离治疗,妻子生下宝宝后,就狠心的丢下襁褓里的婴儿,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喂养,来到杨真身边照顾。“孩子现在已经四月大了,我一次都没抱过,不能传染给孩子。”被问到孩子,内向的杨真会展露些许柔情,却也不多语。相遇不能相见,相见不能相拥,他的朋友圈里除了每日吃饭打卡,还有留着一张孩子软萌萌的照片,杨真写道,“我想你了”。

除了短暂的空隙思恋儿子之外,杨真丝毫不能松懈,他清楚的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也知道这个病的愈后并不乐观,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他也没有、更不敢往坏的方面去想,因为他还年轻,有时刻挂念却连抱都不敢抱一下的孩子,有爱他的父母和从不言弃、冒着被传染风险相亲相伴的爱人,家人从来没有放弃他,他更没有理由放弃,他常常提醒自己要坚强、乐观,只有自己站起来才有可能打败病魔。为了了解这个病的更多知识,他查阅资料、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有关耐药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当他得知安徽省胸科医院成为“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试点单位,并免费发放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