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胸科医院! 今天是
电子期刊加入收藏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动态

手术室上演“科幻”大片 安徽省胸科医院完成首例MR手术

发布时间:2017-10-26 10:07来源:点击量:


10月17日上午,安徽省胸科医院的手术室就上演了堪比“科幻”电影的情节。戴上一个头盔,眼前人的血管、组织甚至肺小结节都瞬间放大数十倍地立体“悬浮”出现在面前……在安徽省胸科医院的手术室内,马冬春院长带领他的团队就戴上这样一个神奇的黑色头盔,作用“虚拟现实MR技术”精确定位并切除了一例肺小结节手术,上演了一幕精湛技术与高科技的结合。这场手术在安徽地区胸外科治疗中尚属首例。

据了解,该男患者因为胸闷不适入院,发现右上肺小结节5天入院,胸部CT提示右上肺磨玻璃结节,位置很深,定位较为困难。通过混合现实(MR)技术,患者秒变“透明人”,帮助外科医生在不充分开口的情况下掌握患者的身体内部信息。

虚拟现实(MR)技术是什么?就是通过读取病人的CT、核磁共振、X线胸片等数据,生成3D全息影像模型,带着MR眼睛,就能看到病人病灶部位的3D影像。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将3D影像推拽到现实空间,进行缩放、旋转、移动、改变透明度等操作,便捷、直观,以便更患者本人及家属更好的沟通。医生在做手术时带上MR眼睛,对手术部位的情况一目了然,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时间也提高。该技术与目前业内常用的其他系统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该技术可以重建出肺组织及胸、肋骨等结构,清晰的呈现出病灶部位与周围脏器,血管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

2、动静脉、气管及肺部结节颜色对比度可任意调节,辨识度高,能精确定位肺部结节的立体位置;

3、能够辨识血管及气管的变异;

4、可根据临床的具体需求及患者体位变化,进行实时灵活的图像对比;

5、操作更便捷、高效;

对于MR技术与肺部结节诊治结合,马冬春院长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1、个性化数据,所有的数据都来自患者本身,保证信息的真实及唯一性。

2、浏览方式获取信息更全面,使临床的阅片更精确;

3、医患沟通,使患者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减少了双方医学信息不一致造成的误会,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4、术前规划,借助影像信息,上,下级医生之间,可以全面的观察病灶细节,清晰的了解到病灶与周围血管、脏器之间的关系,为手术做出合理的规划。尤其对于深部,难定位的结节,虚拟现实技术的展现,对于术前规划有着巨大的意义;

5、术中全息影像辅助与引导,全新的阅片方式,为术者提供了更有参考价值的影像信息,在术中尤其定位穿刺及寻找深部病灶的时候,提供有力的三维空间定位。

马院长强调,此次虚拟现实MR技术与微创胸腔镜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外科发展精确定位,精确切除理念的切实体现,同时是胸科医院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