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徐伟教授指导下,我院心脏大血管中心乔青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全国首批、安徽省内第二例、院内首例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EV-ICD植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心脏性猝死诊治水平迈入国际领先行列,实现了植入式除颤治疗领域的新突破。
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由于发病突然,病情极其凶险,大多发生在院外,抢救成功率极低,我国幸存者比例仅为1-2%。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治疗措施。Aurora 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全球首款可提供除颤复律和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的血管外ICD,于2025年6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也称“绿色通道”)批准上市,是全球最新的植入式除颤系统。

本例患者为59岁女性,扩张性心肌病病史多年,入院检查心脏超声EF25%,并且反复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具有心源性猝死二级预防的适应证。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植入EV-ICD血管外除颤器。术前乔青教授团队通过胸部CT仔细评估患者解剖结构,规划电极植入路径,与心外科专家、麻醉医师共同讨论手术操作细节,对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准备,制定了完善的手术预案。11月11日下午植入EV-ICD,手术过程顺利,胸骨下电极稳定,电学参数正常,除颤测试通过。患者麻醉苏醒后即转回普通病房,状态良好。

Aurora EV-ICD 结合了现有经静脉和皮下ICD系统的优势,既不需要将电极植入心脏和血管内,同时实现了完整的除颤复律和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功能,装置体积小,预估使用寿命长达11.7年,为患者减少了未来设备更换的次数和经济负担。同时兼容1.5T 和3.0T MRI 全身磁共振扫描,术后更加美观舒适,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是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及心脏性猝死防治领域的又一大技术突破。
我院心律失常专家乔青教授介绍:“Aurora EV-ICD™是国际上目前最新的植入式除颤器产品, 结合了现有经静脉和皮下ICD系统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传统经静脉植入式除颤器和皮下除颤器的缺点,为国内患者提供了全新心脏性猝死预防和治疗方案。此次EV-ICD首例临床应用标志着我院心脏性猝死防治技术更上一个台阶,让安徽省的患者能够与全球同步享受到创新医疗产品带来的临床获益。”(供稿:心脏大血管中心)
加入收藏


OA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