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办的“无管中国行”宣传活动走进安徽省胸科医院。安徽省胸科医院于2017年引进无管微创技术,并采取稳步推进策略,将该项技术打造为医院微创胸外科特色品牌之一。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早期肺癌、纵隔肿瘤、肺大疱、手汗症、气管肿瘤等多种手术中成功应用。
“传统胸部手术采用双腔管插入气管,患者术后常出现声音嘶哑、呛咳等不适症状,还需留置胸引管、导尿管。”该院麻醉科主任医师胡友洋介绍,无管微创技术采用“局部麻醉+中度镇静”替代全身麻醉,以喉罩替代双腔管,从源头上减少了气道损伤。胡友洋表示,应用无管微创技术手术对麻醉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自主呼吸麻醉需要更丰富的经验、更高的专注度和更精准的药物调控。”胡友洋说。从护理工作的角度,胸外三科护士长孙晓敏表示,采用无管微创技术治疗的患者返回病房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即可下床活动,吞咽、言语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更快,住院时间也大幅缩短。此外,护理流程的优化,也使护理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对患者的康复指导。
无管微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效的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其中,胸外科与麻醉科是核心力量。该院建立了联合术前评估机制,由胸外科与麻醉科共同制定个性化手术与麻醉方案。针对复杂病例,胸外科还会联合麻醉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部等进行讨论。术后,护理团队与外科、麻醉科密切配合,全面落实快速康复措施。系统化、规范化的协作模式为该项技术的安全开展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安徽省胸科医院已采用无管微创技术为千余名患者进行治疗。作为全国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该院将继续深化无管微创技术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探索更多临床实践路径,并通过医联体协作、专科联盟、技术帮扶、人才培训等形式,将理念规范、操作标准与管理经验推广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质化提升胸外科诊疗水平。
文:周海蕾 张婷婷
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
加入收藏


OA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