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我院隔离病房正式投入战斗,里面有12位医护人员和1名护工。由于接触到确诊患者,5个医生,6个护士,1名护工按要求在病房隔离14天。
在疫情防疫的最前线,他们不负所托,将病毒挡在了我们的前面。隔离病房不隔离爱,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申广玉日记
为隔离病房的一名护士,2月5号这一天是我值白班,我一如往常的坚守在抗疫前线,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响起,通知又送来一位高度疑似的病人。放下手中的水杯,迅速排空小便,换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床位,进行首次健康宣教(包括测量生命体征、送生活用品、相关疾病宣教、心理安慰)以及入院评估。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的职业是一名在外务工人员,为了家人在外奔波劳碌。看着他用那苍白的嘴唇诉说着他的基本信息,我知道,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慌与无助。看着他,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母也是为了儿女在外奔波,如果他们也感染了,又该是如何痛苦,想到这里,我藏在护目镜下的眼睛湿润了。
我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他,新冠病毒只是一种传染病,做好防护,隔离开来,配合治疗,就能有所好转,并且这也是在保护他以及他的家人,不用那么恐惧,有我们在陪他抗击病毒,并能重新拥有健康。他在我的安慰下,逐渐平复的心情。
工作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脱下湿漉漉的防护服,走出了隔离病房。想着前去武汉支援的同事们,以及抗击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早日战胜病毒,让更多的家庭团聚,还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们无所畏惧,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汪丹手记
在隔离病房的这些日子,感触颇深。面对着被隔离的患者,直面他们害怕被确诊的焦虑,一遍遍跟我们说着他没有病毒,不要把他关在房间,一遍遍问着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我们耐心的跟他们解释着为什么留观,又为什么要配合我们检查,他们一遍遍问,我们一遍遍答,因为对病毒的恐惧已经够让人绝望了,不想再用冷漠为他们雪上加霜。
今天是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节。这段日子收到太多的感动,食堂为我们和病人送来暖暖的元宵和饺子;不知名人士为我们捐赠了坚果和牛奶;房东说我们太辛苦,会少收点房租;淘宝某个店家为我们医护人员送上一副泳镜,说泳镜也能起到防护作用,请留给白衣天使;爱心人士送来的蛋糕上写着:病毒终会消亡,但你们的付出永远在我们的心中,你们用汗水和泪水谱写出真正的强国之歌,这一刻,请一定为家人,为千万个爱你们的人,保护好自己!医院领导的慰问以及父母家人朋友的关心,这些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们更加坚定的站在防疫一线,为他们挡在疫情之前。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戚继光说: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相信在全国众志成城之下,冬日的阴霾终将散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王琼手记
初心
逆行,风阻且厉。
我是党员,曾许下庄重誓言,不让岁月蒙尘。大敌当前,我院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全力以赴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鲜艳的党旗在防控战“疫”第一线迎风飘扬!
1月23号,院里通知,为应对新冠疫情,紧急成立隔离病房,亟需医护人员自主报名。我第一批报名。
晚饭后,我告诉家人这个消息。
母亲黯然不语。
老公说你去吧,家里有我。半年不吸烟的他走到阳台,烟一支接一支未停。
我回到卧室,收拾行李。疫情就是命令,随时都会出发。
九岁的女儿跑来,抱着我的腰,不停的用小脸轻轻蹭我。我的眼泪再也没有止住。
身虽不惧,心却不舍。也许这次离别就是永别。
备战
接下来的日子,是准备入住隔离病房。
马院长和其他领导都来隔离病房看望我们,询问了我们是否有什么困难,嘱咐我们要做好防护,医院是一线医护人员坚实的后盾。但是我们知道,所有医院都急缺口罩和防护装备。医院领导捉襟见肘,他们也为难。
在防护资源异常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尽量延长防护服穿着时间,多多利用!对一线防疫工作者来说,隔离服是我们的保护屏障、武器,穿戴起来非常麻烦,而且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能节省尽量节省。幸好,医院开辟了专门的留观病房,简化和优化了就诊流程,减轻了隔离病房的工作压力,同事们也在一直为我们筹集防护物资,让我感受到了大胸科大家庭的温暖。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迎战
该来的总会来。2月5号晚,隔离病房收诊一例疑似病例。经呼吸科方主任带领的隔离诊疗小组会诊,高度疑似。
6号上午第一次核酸阳性,晚上第二次核酸阳性确诊。
2月7号的早晨,医院安排我入住隔离病房。家人还在熟睡,我拎起包,冲出家门,不敢回头。
因省卫健委要求确诊病例应“集中收治、集中诊疗”,确诊病例转到定点医院。但是,我们小组因为接触到病人,全员隔离。
隔离,期待再战
今天是2月12日。隔离第五天,诊疗小组并没有因为身处隔离状态而气馁,我们积极到在网络上会诊疑似病例,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准备再次投入战斗。
隔离的这些天,领导、亲人和同事的关怀接踵而来,冲淡了苦和累、悲伤和委屈。从开始报名时的担忧、焦虑,到后来被激励、被喜欢……多重的情感围绕着我们。无论如何,我们也会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哪怕一无所获、哪怕碎骨焚身,也无怨无悔。
待到隔离解除日,还来战恶魔。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谨以陶渊明的这首诗自勉。
王郢手记
今天是我们被隔离的第二天,我上白班,早早的起床,匆匆地扒拉几口饭,赶紧去换防护装备,因为我的病人还等着我给他抽血,送药,送早饭……
我严格按照三级防护,穿好防护装备,进入隔离病房,一进入污染区走廊的门就听见14床夏叔叔在不停的咳嗽,他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但是我心中没有排斥和害怕,只有莫名的心疼,赶紧开始一系列的操作。
9:30接到14床即将转安医附院继续治疗的电话,开始准备转院手续。当我把两次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告诉夏叔叔时,觉得他是担心和恐惧的。“我的病还能治好吗?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才要转安医附院的?"庆幸他没有基础疾病,父亲般的年纪,既往身体挺好的,应该算是轻症,让他一定要坚定信心,就能够更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早日康复。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帮他收拾物品,他还在不停的感谢我们。十分钟后站在楼上看着他上120救护车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希望这几天,我们做的一切可以帮助到他,他莫名的被传染,也是这场疫情的受害者,希望他早日战胜病魔,顺利出院!
女儿发来语音说想妈妈了,心中五味杂陈!老公工作在外地,为了支持我,继续请假在家照顾孩子,能够让我安心在一线工作。结婚快十年了,我们之间的相濡以沫,对我工作的支持,我只有打心底里感动。他说,安心的工作,家里不要你操心,我和孩子等着你们打赢这场战役,加油!
几乎每天都有爱心的企业、领导、同事、家人送来各种慰问用品,我们觉得在这里不孤单,我们团队十二个小伙伴们互相鼓励相互学习,争取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合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阳小玲手记
今天我值11:00-19:00的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是11点到15点之间在清洁区值班室接电话,与隔离病房里面的一位护士姐妹里应外合的,随时待命状态,15点到19点进隔离病房。
当电话铃突然响起,显示的熟悉号码让我意识到任务来了。电话的另一端告知14床患者,新冠阳性可能性极大。在护理部桑主任陪同指导下,我按标准流程,以最严谨的方式穿上防护服。桑主任的再三检查,并嘱咐我一定要做好防护。
我由清洁区,经过缓冲区,最后进入隔离区。当我站在隔离区门口,我再次冷静,快速的在脑海中细想一下护理流程。怎样去安全的护理患者?
来到病房,我为他监测体温。询问是否有什么需要。并以专业的护理知识向患者宣教、心理护理。在沟通过程中,他问的第一句是:“护士,我会是那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吗?”声音有点哽咽,眼睛有点湿润。此时此刻,我心里很纠结。怎么回答才能让他安心?
“叔叔,新型冠状肺炎首先通过两次核酸检测。查血,拍片才能确诊。这病的症状是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症状,鉴于目前你的结果。是肺部片子,有病灶。查血是淋巴细胞偏低。核酸检测一次阳性。而且您有发热,咳嗽症状。所以,不排除新冠可能。所以现在您处于隔离状态。为了保护家人,也是您的社会责任。为了避免与他人接触。请您安心地在病房里配合我们的治疗。还有,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发达,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您好好休息,我们医护人员会一直陪着你。”他听了,好感动。连说了几句,你们要做好防护,你们太辛苦了。
能得到患者这样的理解与鼓励,真的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换位思考。他如果是我的家人,我又怎么面对?心情又会怎么样?想到这,我会把他当做我的亲人对待。在接下来。我就按照医嘱给患者及时输液。按时发药。生活上的需求,我一一做好,备好。让他有家人陪在身边的感觉,被关心爱护。做好病区的消毒隔离。保证所有人的安全。